
养猪场被拆除

养猪场被拆后,原址已成了弃土场
记者回访船山区西宁乡养猪场污染问题
污染消失 土地已成规划用地
2017年3月,省环保督察组向我市反馈船山区西宁乡宁香农牧有限公司养猪场的环保意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对该养猪场存在的环保问题作出了指示安排。2017年7月底,养猪场完成拆除工作。7月3日,记者回访时了解到,该养猪场的污染现象早已消除,原址已成规划用地。
案件回顾
禁养区修建养猪场 臭气熏天
据了解,宁香农牧有限公司养猪场位于船山区西宁乡樟树堰村3社,占地100余亩,修建圈舍12000余平方米。
西宁乡樟树堰村3组的村民老陈家离养猪场的直线距离约百米,他表示,只要养猪场臭味一飘散,蚊蝇就成片出现,打杀虫剂都不管用。为这事,老陈找过养猪场,每次找了之后,养猪场负责人就找人灭蚊蝇,但过两天,蚊蝇又到处乱飞。
船山区西宁乡人大主席温巍介绍,2017年3月,接到群众反映后,执法人员对养猪场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该养猪场修建在禁养区,扩建的污水处理池、沉淀池也不达标,没有硬化处理,部分粪水渗入邻近的土地,甚至流入厂外小河沟中。
整改措施
7000余头生猪搬家 养猪场被拆
在收到省环保督查组的反馈意见后,市府办制定了《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报告》,对于该点位的整改情况提出明确要求:船山区西宁乡政府制定详细的搬迁方案,在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
在市委、市政府和船山区委、区政府的督办下,西宁乡政府按照“边整改治理、边减产搬迁”的总体思路,将整改过程分为了整改治理、生态修复、减产搬迁和拆迁修复四个阶段。
在前期整改治理阶段,宁香农牧有限公司在5个工作日内彻底转移处理了厂区内外的污染物。在减产搬迁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企业一同制定关停搬迁工作计划,压缩养殖规模和产能,安排每5天集中转移一批生猪。
2017年6月30日,1200余头母猪和6000余头仔猪成功完成转移,同年7月底,养猪场完成厂房圈舍及养殖设施设备的拆除。
记者回访
污染全面消失 土地已被征用
据了解,在完成生猪大搬家及厂房圈舍拆除工作后,西宁乡对养猪场污染的土地展开修复工作。环保部门也协助樟树堰村村委干部定期对水质、土壤进行监测。为根治污染问题,西宁乡还找来挖掘机,将被污染的土壤全部挖走,运到别处进行填埋。
“自从养猪场拆除后,以往村里弥漫恶臭味、水沟蝇虫萦绕的现象再已没有了。”记者回访时,樟树堰村村民老卢表示,相比之前,村里的环境有了极大的好转,他相信还会变得更好。温巍介绍,该片土地也已被物流港管委会征用,成为了规划用地。
(全媒体记者 余勇君)